风险投资为什么会不断投「离钱很远」的应用?原因一般是什么?

[来自知乎]
其实这些成功的应用离钱都不远。都是通过大量的用户黏性来创造平台,再通过平台来产生长尾收入。这个逻辑自从“眼球经济”这个词被发明之后就越来越清晰了。只要这些应用能够产生足量黏性的流量,那么这些流量就可以被不断细分转化成相应的消费人群:土豪和屌丝直接贡献收入,中间白领产生广告价值。

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应用都能够生存下来,茂盛的长成一个平台。所以有的时候我听了太多的“平台”故事之后就只有麻木了。更愿意倾听一个小故事。一个专门解决一个问题的小应用,小到Yo这样的东西,小到我甚至无法想象它的未来,比如1999年的QQ和2010年的陌陌。一旦切准了用户的痛点,而又不对他的痛点收费,他就会一直呆在这个平台上,这样黏性就产生了。收入都产生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,比如QQ头像里面的短裤和背心;或者是那些对于18岁的骚年是must-have但对于中年人完全无用的绿钻之类的……这些都是freemium和长尾定价里面提到的。

所以离钱远还是不远不关键,而是这个应用是否会变成主流。在哪个圈子变成主流?在什么年纪的人群中变成主流?未来3 – 5年中这个还会不会是主流?有的时候这些应用就像购物商圈或者夜店,大家逛着逛着就烦了,因为爸妈都上来了,因为不酷了,于是这些平台就变得过时,就像现在服务中老年的雅虎和枯燥的像运营商一样的FB,于是Snapchat和Yo才会赢得90后的青睐。

有的时候是技术驱动的,比如2008年的大头今天就已经不在了,3G门户和UC勉强转弯,没有掉进深渊;都说微信是移动版的QQ,但为什么QQ自己不行呢?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的好处就是,永远都有足够大的令人兴奋的机会存在,而我们不必担心BAT会一统江湖千秋万代。

— 完 —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相关